近日,记者从十堰相关部门了解到,进入11月份以来,受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年末保增长而获批的一大批项目集中上马,以及东风公司冲刺年度目标等利好因素影响,十堰汽车市场出现回暖趋势。东风实业、 东风小康、十堰驰田、三环专汽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骨干企业正加紧生产和调度,奋力抢夺年末这块市场大“蛋糕”。
与此同时,随着东风商用车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十堰汽车企业也在加速自我调整,全方位做好跟进融入的准备。
面向全球发展,研发、生产、销售一体,持续改型升级平台……东风商用车国际化的战略举措,对曾经的东风公司大本营、东风商用车基地的十堰市而言,面对的不仅是机遇,而且是更严峻的挑战。十堰汽车产业将继东风与日产合资合作后,再次迎来又一次大洗牌。
优势得天独厚
汽车产业迎来大发展
市汽车产业办主任陈瑛介绍,汽车是十堰经济的一大支柱,在十堰的工业总产值中,汽车产业占到67%。其中,东风商用车又是十堰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十堰提出的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目标,必须建立在东风商用车迈向国际化、东风十堰基地各板块快速跟进融入和创新发展基础之上。
事实证明,通过东风与日产的合资重组,十堰汽车产业已经历了一次大变革,由此成长起来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东风与沃尔沃的国际战略联盟必将再次推动十堰汽车产业实现新的大跨越。无论东风商用车的国际化之路走得多快、多远,对东风商用车大本营十堰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十堰汽车产业只有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才能抓住这大好的机会。
陈瑛认为,东风商用车的国际化将直接带来十堰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按照东风“大商用车”战略布局,2015年商用车要达到100万辆产销规模。为降低卡车制造成本,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核心零部件配套方面会选择本地采购,或者在十堰建厂实行本地化生产。这两种供应途径,对于十堰地方零部件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次量和质的大提升。
十堰地方零部件企业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能够大大降低物流和仓储成本,能够满足零部件配套“即时化、准时化”的供货要求,具备外地同类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当然,十堰零部件企业更可利用这种优势跟进东风商用车国际化,在产品创新转型上迈开新的步伐。
机遇稍纵即逝
业界应有全球化视野
十堰汽车产业资深人士认为,东风商用车国际化为十堰地方零部件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的同时,国际化公司的精益生产、质量高标、绿色环保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必将迅速传递给十堰的汽车企业。十堰汽车企业若想融入、跟进,就必须进行设备、技术和体制等方面的全新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十堰汽配城业主王先生从事汽车零部件经营20多年,他深有感触地说:“国际化企业一流的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为十堰地方零部件企业产生示范和拉动效应。作为一个在东风怀胞里生存了几十年的企业,我们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跟上东风国际化步伐,用全球化视野来谋划自己公司的发展。”
事实上,由于东风与沃尔沃合资新公司注册地在十堰,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十堰城市的知名度也将随着品牌的提升而提高,将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前来参观、学习和交流,或投资配套办厂。这一方面有利于外地企业与十堰零部件企业的整合,做大做强本地零部件企业;另一方面,随着十堰城市对外交流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将促进十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助推十堰零部件产业向外向型发展,使配套产品随着东风商用车的国际化走出十堰,走向世界。
直面严峻挑战
做好创新转型文章
十堰汽车产业要融入国际化,更多的还是挑战。
一是新模式、新规则的挑战。随着东风商用车各板块产品重新定位、技术创新模式调整、人事更替变动,与之相对应的产品供应、采购、配套等方面也会有新的模式和规则,十堰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否适应这一规则,融入一体化当中,也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是配套产品新要求的挑战。东风商用车国际化战略目的在于转型、创新、开拓市场,因此,对企业的规模、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的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会追求国际最新最高标准,这将会使十堰部分缺乏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被限制在门槛之外。如果合资方按照传统做法促使未来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生产,那么就对已纳入东风配套体系的地方零部件企业产生冲击,落后就会被淘汰。
三是市场新竞争的挑战。十堰地方零部件企业都是在东风的拉动下发展起来的,与东风零部件集团及部分专业厂产品同质性强,这种同质竞争关系仍然是地方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难题。东风商用车国际化以后,产品配套份额还会不会继续给这些企业,这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纵观全球化市场,有机遇的地方就会有挑战。问题的关键在于,谁直面挑战、勇于挑战,谁就会赢得机遇,赢得市场。
|